第(3/3)页 屠戮百姓,毁田地根基,禁止通商! 这几条任何一条都是大忌。 如果他真按照缮国公所说的方法用兵的话,只怕还没有打败淮阴贼,他就要先被百官弹劾,然后收回兵权了。 缮国公对此似乎也早有预料,问道: “复山可是畏惧朝堂非议?勿需担忧,若行此策,复山可佯为吾所制,借此以避百官之弹劾。” 陈正都闻言震惊的看着缮国公。 他忍不住的道: “万万不可啊,老将军,若如此行事,事后您必遭陛下之严惩,恐家族难全,届时危矣!” 缮国公安慰道: “复山勿虑,吾家有太上皇所赐免死铁券,纵有不测,亦不过失兵权耳。吾亦早有归隐之心,欲安享余年矣。” 免死铁劵! 陈正都恍然大悟。 是了,太上皇曾经是赐予过缮国公一张免死铁劵,可免死罪。 如此倒是他多虑了。 陈正都恭敬一拜,道: “愿从老将军令。” 缮国公笑了笑,独眼望着苍天,叹道: “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此事过后,我也不欠什么了。” 事后,缮国公以身负重伤,不能移动为由没有遵旨回京。 陈正都带走了缮国公手下的一半多的军队,然后分别围绕着方永所在势力周围的几大城池进行驻守,建立防线。 高邮、海陵、扬州、滁州、凤阳、下邳、海州等诸多大城都被其牢牢把控,每个城市都驻守两到三万人马,对方永所在的势力进行了极为严密的包围。 陈正都也不进攻,就只是防守,不准商人通行,全力封锁经济,并不断派遣小股部队袭扰百姓。 缮国公认为,在这样的策略下,很快方永地盘上的经济体系就会发生崩溃。 然而让缮国公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。 在方永的经济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,大熙的盐价却先上涨了1/3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